(相关资料图)
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的山西太原的老照片。这组老照片来自于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出版的《华北交通写真》,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名义上是一家交通、资源企业,实际上是为日军全面侵华服务的公司。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于1939年成立,在随后的六年时间里,这家公司派出了大量情报人员,他们打着考察交通、矿产资源的名义,在华北、西北收集地理、人文情报,同时拍摄了大量各地的照片,为了掩人耳目,这些照片编辑成册,以《华北交通写真》为名出版发行。
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组老照片,一起看看80多年前的太原城的风貌。
40年代的太原街头,街上熙来攘往,还有指挥交通的巡警。城里已经有很多高层建筑,既有西式的高楼大厦,也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。
40年代的天龙山圣寿寺。天龙山,位于晋祠以西十一公里处,山上有圣寿寺,原名天龙寺,始建于北齐皇建五年( 560),寺内有天王殿、药师殿、大雄宝殿、钟楼、禅堂院等古建筑,整个寺庙雕梁画栋、金碧辉煌,气魄雄伟。
40年代的太原鼓楼,太原鼓楼是明清至今,太原城里最高大、最宏伟的建筑。清道光《阳曲县志》中有《顺治庚子重修鼓楼记》云:“楼建自唐,鄂公监之”,基本可以断定鼓楼建于唐代。
40年代的太原街头,一个卖古玩的小摊上,一对小姐弟正在替父亲看摊。弟弟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宝宝,他正趴在地上玩一个稀奇玩意儿。
40年代,太原东门的城墙和城楼,虽然城楼已经十分残破,但是整个城楼巍峨雄伟,非常有气势。太原城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重镇,曾多次作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前哨,城墙坚固,是一座金城汤池的“铁城”。
40年代,太原的汾河木桥远眺。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全境,是太原的“母亲河”。汾河上有几十座桥梁,这座汾河木桥在上世纪40年代之前还存在,后来改成了混泥土桥梁。
40年代,太原纺织厂里的一个 女工 。太原纺织业起始于清末,纺织业因为利润优厚,可以说是近代工业里最先发展起来的。
40年代的太原,一所公职机关里的工作人员,办事员戴着东北棉帽,戴着礼帽、穿着长衫的人像是一个官员。
标签: